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山东宏佳牧业畜牧科研繁育基地

山东肉牛、种羊、改良肉驴、小尾寒羊波尔山羊养殖场、鲁西黄牛价格、养牛基地

新闻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丁爱国
  • 电话:15966779090
  • 邮件:892413336@qq.com
  • 传真:0530-6651919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友情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胚胎移植技术在养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新闻中心
胚胎移植技术在养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1-04-14        浏览次数:126        返回列表

胚胎移植技术在养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刘丑生,李魁(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平凉 744000)中国图书分类号:S821.3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9X(2000)02-0039-03 生物工程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认为是主导21世纪产业界的尖端技术。 胚胎移植首次于1890年在兔子上试验成功,直到本世纪30年代以后,才开始大量研究,1951年在牛上试验成功。60年代,英、法、加、美、日等国对牛胚胎的采集、保存、移植等技术环节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7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进入奶牛肉牛生产的实际应用阶段。加拿大采用胚移技术生产的荷斯坦小牛是1973年注册的,到1986年已注册18097头,近10年发展更快,并已获准商业化胚胎出口业务[1]。在加拿大,胚移的处理程序已经从临床手术型改良为“农场”非手术型,并已简单化,从而成为一种牛群改良工具。供体一般在农场超排,并由当地人工授精技术人员配种,对一组受体实施同期化,使其和供体同期发情,供体配种后7d左右,就在牛舍里用简单非手术法移植到受体里。1头正常的母牛每次平均可冲卵5枚,在实际现场条件下移植受孕率平均为65%,冷冻胚胎受孕率平均为50%。目前国外牛的手术法鲜胚受孕率为75%,冷胚为60%,非手术法鲜胚受孕率为60%~70%,冻胚受孕率为50%~60%。我国这一技术的起步较晚,1978年在牛上试验成功,80年代在牛的胚胎冷冻和胚胎分害等方面取得成功,近年来在牛胚胎性别鉴定、核移植等技术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全国许多省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如北京、河北、湖北、山东、宁夏都建立了动物胚胎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广西、陕西、江苏、新疆、内蒙古等地也成立了类似的机构,并投入大量经费进行前沿学科的研究[1,6]。 胚胎移植的基本过程包括:供体和受体的选择,供体超排处理和配种,受体同期发情处理,胚胎回收与保存,检胚和胚胎移植。1 超数排卵与卵回收技术 超数排卵技术目前主要采用:①孕马血清(PMSG) 前列腺素法:在发情同期第8~13天肌注1500~3000IU PMSG,2d后注射F2α或氯前列烯醇(ICI80996),在发情开始后12~18h、18~24h各进行一次人工授精。②FSH法:从发情第10天开始,每隔12h用药1次,连用5d,用药量每天递减1mg。这方法比较麻烦,但是回收的卵子数多。影响超排的因素主要有:①遗传差异。据Scanlon报道,一般与品种有关,肉用品种对PMSG的耐受度比奶用品种大。②剂量与反应的关系。早期的研究表明卵泡和排卵的平均数、变异系数似乎随PMSG的剂量增大而增大(Henricks)。大剂量的PMSG会伴发持久卵泡比例的增高。③注射PMSG到发情间隔时间。一般间隔时间在5d左右时,排卵率最高,然而政党发情周期长度不同,给控制注射PMSG到发情的间隔时间造成了困难。目前,主要采用控制发情周期,注射前列腺素F2α及其类似物使黄体迅速溶解,也有报道使用孕激素栓剂或皮下植入SC-21009之前48h应用PMSG[3]。④不同批号激素的效果不同。这一观点已被国内外学者证实,在国外,应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相同批次的FSH和LH改进超数排卵的效果。 冲卵最早采用手术法,自1976年非手术法采卵技术成功后,现在在大家畜上已广泛应用。有人证明三路导管循环法比二路导管来回法对提高胚胎回收率更有效,影响超排卵子回收和受精的因素,一些学者也进行研究。①排卵到回收的间隔时间对回收率的影响。研究认为发情后第3~6天,卵的回收率较高。②超排程度对回收率的影响。Scanlon等报告,随PMSG剂量增加(超过3000IU),卵的加嘏率有降低趋势。③加收卵的受精率对回收率的影响。处理较成功的是从每头牛获得3~5个受精卵,回收卵的受精率一般为50%~80%,变异程度较大,不同的处理组合和剂量,不同的学者报告都不一致。有人证明新鲜精液比冻精受精率高,但该研究头数较少